二维码
中国废水处理平台-专注于技术研究服务的平台

扫一扫关注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新闻资讯 » 国内动态 » 正文

循环利用率达95%!国内光伏废水处理领域“三项纪录”被刷新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4-12-12 17:13:53    浏览次数:12    评论:0
导读

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蒙苏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,吸引了光伏、动力电池、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多家龙头企业落户,年装机量相当于三峡电站总装机量的五分之一。

 

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蒙苏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,吸引了光伏、动力电池、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多家龙头企业落户,年装机量相当于三峡电站总装机量的五分之一。

但与此同时,光伏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,也给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不小的挑战。

今年10月,我国最大的光伏废水零排项目一期工程在这里正式投产,每天可处理10万吨工业废水。二期建成后,这个污水处理项目将总共占地487亩,相当于45个足球场。

光伏工厂在硅片切割、脱胶和清洗等环节会产生大量废水,这些废水盐分高、硬度大,有机物难以降解,因此废水如何循环利用一直是公认的难题。但是在这家污水处理厂,光伏废水的循环利用率达95%。

除氟是光伏废水处理中的一大难点。南京大学科研人员发现,氟离子钻到了污水悬浮物的内部,污水悬浮物就像一个巨大的锁,把氟给锁在里面。所以常规的检测手段始终无法奏效。

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张孝林:我们用了一种特殊的化学钥匙,把锁打开,打开完之后,本来测不出来那部分氟暴露出来了。

氟离子检测后,接下来的难题是如何去除光伏废水中的氟。为此,南京大学科研团队研发了一种复合纳米材料,直径小于1毫米,含有数以亿计的纳米粒子,粒径相当于人类头发丝的六万分之一。

凭借这些复合纳米材料,科研团队有效地去除了光伏废水中的氟,这一场胜利,是科研人员半个世纪四五代人接力攻坚克难的成果。

得益于南京大学五十多年的科研探索,在几百公里外的鄂尔多斯,采用这种纳米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除氟车间已经运行超过两个月,水质处理效果显著提升。

光伏废水经过处理后,75%可以回收利用,剩下的25%经过进一步处理,再利用20%,剩下的5%,通过蒸发提炼可以提炼出工业氯化钠(工业盐)。

通过除硅除硬、纳米除氟等十几道工序,光伏废水从污水变成了可回收利用的中水,并且能够提炼出工业盐,增加了经济价值,最终实现了光伏废水的零排放和水资源的循环使用。

如今,鄂尔多斯这个光伏废水零排项目,在投资规模、回用标准、分盐量上刷新了国内光伏废水处理领域的“三项纪录”,成为光伏废水处理领域的新标杆。


 
(文/小编)
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,作者: 小编。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https://zgfsclpt.com/news/show.php?itemid=403 。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13911725881@163.com。
0相关评论
 

(c)2008-202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

沪ICP备06060932号-2